衡南縣花橋鎮麥元村:“小廣場”激發“新變化”,鋪展鄉村全面振興新畫卷
衡陽新聞網訊 通訊員謝宜娜 周小波報道 夏夜微風輕拂,晚霞漸隱。衡南縣花橋鎮麥元村文體廣場的燈光亮起,移動音箱里傳出的音樂聲,仿佛軍營號角,吸引著周邊各村村民們從四面八方聚攏,廣場上頓時匯成一片歡騰的海洋。這座鄉村廣場的夜晚,洋溢著蓬勃生機。
樂享新園,“廣場”激活幸福共同體
“六星街里還傳來巴揚琴聲嗎,阿里克桑德拉的面包房列巴出爐了嗎……”《蘋果香》旋律回響在麥元新文化廣場,中心舞臺上,直播表演隊踏著整齊舞步,活力四射。周邊各村村民在此匯聚一堂,駐足喝彩,歡聲笑語匯成一片,孩子們在器材區嬉戲玩耍,家長邊看表演邊照看,老人圍坐閑話家常。不同年齡層的村民們都在此各得其樂,廣場成為村民們茶余飯后的好去處。麥元村黨總支書記鄧軍望著遠處的人群說:“廣場是村民精神生活的晴雨表,這些發自內心的笑容,是鄉村振興最美的風景”。
舞動夜幕,“直播”點亮鄉村新圖景
隨著鄉村振興深入推進、新文化廣場落成,花橋鎮麥元村引入豐富活動,讓網絡直播成為點亮鄉村夜晚的亮麗風景線。其中,“山里姐弟”傳媒公司扎根這片熱土,以廣場為舞臺、鏡頭為橋梁,向網友生動展現新時代農民昂揚精神風貌與多彩鄉村生活圖景。這份真誠也贏得了熱烈反響,直播收獲粉絲達3.3萬,單場觀看峰值突破10萬人次。同時,公司發展為村里創造眾多就業機會,吸納多名村民成為專職主播、直播助理,讓村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增收,為鄉村振興注入鮮活本地力量。
聚力資源,“鎮村”筑穩文化新舞臺
廣場熱鬧的背后,是鎮村兩級精準對接民需、合力推動的振興主措。在鎮村鄉村振興聯合專班的推進下,原本荒蕪坑洼的土地“長出”一座土地平整、鋪滿地磚、燈火通明、娛樂文化設施齊全的高標準廣場。文化廣場建成后,龍溪湖泉塘景區的游客也紛紛趕來“湊熱鬧”,游客們白天在龍溪湖畔露營,遠離都市的喧囂,擁抱自然的寧靜;晚上就來到麥元新文化廣場“扮演”當地居民,共同感受獨特的文化。不少村民在此看到商機,主動返鄉創業,一個個家庭農場應運而生。文化廣場成為了連接鄉村文化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樞紐,為花橋鎮“引得來”、“留得下”人才奠定堅實基礎。
下一步,花橋鎮鎮村兩級將繼續以廣場文化為契機,更好地為廣大基層群眾搭建舞臺,倡導文明新風,進一步推動經濟社會的發展、和社會文明程度再提升,助力鄉村振興邁上新臺階。